公司存在的目的:生存、發展、獲利。公司要實現其目的,內審、內控、風控可以說是公司的“防火墻”、“保健醫生”。內審、內控、風控的落腳點要導向組織的戰略目標、遠景、規劃,從近處說,要服務組織某階段的發展目標(短期目標),從這個角度分析,三者目標導向是一致的。
合規、內控、風控的關系
一、風險管控的層級:合規-內控-風控
(1)合規是“打基礎”
合規的核心:“確保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遵循內外部的法律、制度、條例、規范、指引等”
合規的產出:合規可以起到最基本的抑制操作風險的作用
合規的短板:只能發現問題而不能解決問題
(2)內控是合規的“最高等級”
內控的核心:不但要求合規,還要考察“規”的狀態(是否完善、是否有配套指引、執行過程是否完善)
內控的重點:與合規相比,合規注重結果,內控重視過程。并在此基礎上發展較完善的工具和方法(COSO框架)
內控的優點:內控是抑制操作層面風險的最佳手段
內控的缺點:內控對需要站在一定管理高度的風險(如戰略風險等)無能為力。(例如內控無法衡量資本市場波動會給公司帶來多大風險)
(3)風控管理是風險管控的“最高形式”
風控管理的核心:“兩個必須”
必須把風險管理的職能提升到高級管理層
必須設立獨立于業務部門的風險管理部門
公司內各類風險相對分散、獨立,設立統一的部門,站在管理層的高度來對風險進行檢視,才能避免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”。
二、風控與內控的異同
(1)相同點
風控與內控本質上都是通過評估、防范、控制企業風險,從而促進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。
(2)不同點
第一兩者審視風險的角度不同
風控主要圍繞企業戰略經營目標,“自上而下”地辨識、評估、分析風險,并提出風險預警防范和應急管理的策略和措施。
內控主要從流程合規、反舞弊角度出發,“自下而上”地診斷招標采購、銷售、資金等具體運營流程中的內部控制缺陷,并進行整改。
風控好比企業的“保健醫生”,主要職責是“治未病”。內控好比企業的“急診醫生”,主要職責是“治已病”。
第二兩者處置風險的工具不同
風控主要采用風險地圖、流程數據分析、調查問卷、控制分析、專家評分等工具。隨著企業信息化程度的逐漸提高,以數據分析為核心的量化風險分析、風險評估指標體系(如REI指數)等越來越受到重視。
內控主要采用例行審計、專項審計、合規檢查等形式,主要使用穿行測試、控制測試等工具,診斷重點業務、重要流程的內部控制設計及運行缺陷。
目標導向一致:戰略目標導向
內審、內控、風控都是基于治理、監管等因素下的“產品”,繼續追溯產生的動因。
從內部角度分析,兩權分立(所有權與經營權)是重要的因素之一,從外部角度分析,組織運營要滿足法律法規遵循性的要求。
內審、內控和風控對公司的運營就是一種制衡,對人的制衡,對事的制衡,對利益的制衡,制衡之外是對組織健康發展的一種促進。